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☆235.第二百三十五章大明成都之行

關燈
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明成都之行

王維章對軍務還是有所了解的,他是一階文臣不假,但以前是崇禎帝任命的巡撫都撫四川,掌管三司多年,對兵事不陌生,朱慈炲來後軍政分離,才從軍務中脫離。

這是軍務,在場的朱慈炲、鄭成功、艾能奇、王維章、馬祥麟,都是一把高層,一眾人等都聽的明白。

朱慈炲取出大印連蓋十幾份奏書章程,一人頂整個軍閣,其後當由艾能奇配合馬祥麟完成烏斯藏都督府建制。

見一眾人商議完,王維章放下手中的茶杯,挕禮道:“王上,臣有一事相請”。

艾能奇暗想,來了,老狐貍要錢辦養濟堂了,還好我還能鬥過你,一招讓你來見王上,這老頭沒有好處根本就不想見王上。

朱慈炲不明所以道:“老大人請講”。

王維章也不膽怯,大膽進言道:“王上,臣治下四川政務,今稅收不足,懇請王上撥款於臣,興辦養濟院,救助無衣無靠百姓”。

以前貪官多時,王維章想鏟除貪官,但又要他們出資養濟院,現在貪官沒了,養濟院還得靠道堂。

養濟院非官非軍,屬於民營慈善事業,有錢人捐點,壞人比好人更樂鐘慈善,這是現在王維章得出的結論,因為他以前想辦的貪官是捐款最多的,現在靠著善良的商人錢不夠啊,所以他才會這麽想。

艾能奇道:“王上,王大人愛民如子,以向臣借了兩月俸祿,來填補補養濟院的不足”。

朱慈炲有些奇怪,不可能吧,我道堂自有拔款,難道被道堂吃了,事出必然有因,看樣子道堂沒貪汙,而是另有別情。

王維章找艾能奇借錢,艾能奇怎麽說是二品都督,俸祿一月二百兩有左右,現在還沒月底,王維章的俸祿也沒這麽快下發,到是難得的一位好官。

道:“養濟院乃道堂管轄,若資金不足,老大人還不曉得,道堂可向上級申請下發資金,孤在總道堂有百萬兩銀子”。

艾能奇道:“王上,如今李自成禍亂末將家鄉陜地,至陜地逃往四川者甚多,王大人也是沒辦法,這一月有餘共收容了上萬人,實在是無以為繼,且總道堂拔款也沒有如此快下發”。

艾能奇暗恨李自成,大家都是陜西人,造反為禍自己家鄉,算哪門子本事,打不過朝庭軍隊,四處亂竄。

朱慈炲點頭,嘆息道:“王大人愛民如子,見不得逃難百姓,孤有愛卿這般憂國憂民之臣心甚幸,陳道明公公,你親自派人問尋下成都省會各總鋪,今月入帳幾何,賺有多少,看看能有多少銀兩利潤可得”。

一旁四川黑夜密探總密主陳道明道:“臣這就去辦”。

抄官所得,以經運回建昌,田產什麽都以向百姓分發下去。

朱慈炲道:“老大人,還需等待一會,看看總鋪收入幾何,孤在分派予老大人”。

“臣代四川養濟院百姓謝王上仁德”。

成都現在那裏熱鬧,當屬大明一條街最為熱鬧非凡,最火爆的莫過於大明一條街,商品便宜服務周到實用於民。

朱慈炲道:“王大人,陜地受戰亂波及者數不勝數,若是來個百萬人,又如何收容,孤以為,當發放田業,田不足開荒地,種植棉麻桑及各種作物,其人非殘疾有缺可勞做者,施以溫飽扶其家業,方能脫離戰亂”。

王維章道:“四川百姓人口龐大,在無多少地可為田,到是荒山甚多,可栽種一二”。

這方面自從朱慈炲的內閣分派官員來了之後,王維章都有在辦,棉麻桑各種農作物種植他以讓各地百姓及災民去種,但阻擋不過陜西逃避戰亂到四川的百姓,那不是一點,而是數不勝數。

“孤以為,各地城池老舊,道路泥濘可修善一番,代以業授其財”。

“王上所言有理,可四川才百萬兩,各司都需拔款,稅收還需月底才能上交,道堂雖大力支持養濟院,但所需用度不足”。

二人深入聊了一會,四川成都總密主陳道明捧著一本冊子,重新回到內堂。

“啟稟王上,成都各鋪總計,今月四川各城池,總計利好,賺取錢財六十一萬兩”。

多不多,少了,比不得江西福建廣西等地,但以經算好的了,這是除開了所有支出所得。

朱慈炲點頭道:“六十萬,拔發四十萬兩,予王大人養濟院一事,王大人如此熱情百姓之苦,因此欠艾將軍的銀兩,孤代王大人還予艾將軍”。

王維章道:“王上仁慈,可這臣欠艾將軍之銀,當由下官還之”。

艾能奇道:“為百姓之事,末將從末將從未將視其為借,王上請收回成命”。

朱慈炲道:“二位皆是國士,為國為民,孤豈能讓二位愛卿自掏腰包,孤意以決,難道你們不知道孤有多少錢財嗎,在封賜王大人、艾將軍各五千兩,去辦吧”。

“臣尊旨”。

最終,土財主的朱慈炲讓艾能奇、王維章不在說什麽了,咱王上那真是有錢。

四十萬兩,以經算是筆龐大的數字,四川各城池養濟院民營慈善事業,可一年無憂,待四川稅收經濟好轉之後,一切都會扭轉開來。

才起步沒一月,成都各總鋪就以賺了數十萬兩,不可謂不爆利。

“臣、末將謝王上拔以善款,以濟養濟院”。

就這麽一個舉動,朱慈炲就收了艾能奇、王維章的歸屬之心。

四十萬兩不白掏值,朱慈炲個人掏腰包,總鋪(國企)就是皇產,獨立於軍閣內閣的另一種制度。

朱慈炲道:“孤到是忘了,內閣如今正在收攏北逃來南百姓,移至東明、瓊州、明州三地安居,王大人可與內閣馮總理相商,在將難民遷制三地,每人分發十畝地免稅三內”。

瓊州(海南)早歸廣東,現在獨自為省、明州(臺灣)以大明威壓荷蘭人占了明州北面,過不了多久荷蘭人也該在經濟打壓下退出明州,東明(安南)戰報都沒上來,朱慈炲以經在著手,開始向這些地方移民。

瓊州、明州,王維章知道,都是海上大島,至於東明在那,這個王維章還真不知道。

朱慈炲道:“東明乃安南之地,安南小國黎朝,在孤大軍攻入廣西之時,想竊我明疆,孤調大軍以征之,所征之地設東明”。

安南不征之國,但要入侵大明廣西,必打之國,被滅了就被滅了,王維章還要說一聲好。

他有所顧及道:“東明、瓊州、明州離四川太遠,百姓這般長途遷移,怕是會生變數,且東明土地會及四川陜四否”,會不會比四川陜地的地還差。

朱慈炲道:“東明四季如春,一年三稻,實乃糧倉也,各地百姓甚多,往後開疆擴土,讓我大明百姓人人皆有田產,四川百姓無有多少田者,皆可移民一人十畝”。

東南那麽好的地方,占了就可養活一半大明人,非常適合移民。

“如此,臣當上予總理,協商移民之務”。

陜西因為高迎祥等人起義時十餘年,陜西逃難到四川百姓就有數十萬,王維章上任後妥善安置了難民,使四川百姓安居樂業功不可沒,行政能力有一手。

一番商議也以到黃昏才散去,王維章喜提四十萬兩,準備大辦四川養濟院,艾能奇、馬祥麟去協商烏斯藏都督府。

入夜成都,朱慈炲治下,除非邊疆戰亂城池,否則都不施行宵禁。

成都離陜西隔著數座城池,不屬於戰亂城池,一入夜,成都更顯的熱鬧非凡。

現在成都內一片熱鬧場景,朱慈炲當然要帶著人逛成都夜景,帶著一眾人便裝游成都。

穿梭於鬧市當中,逛累了找大明美食樓,朱慈炲準備好好吃一吃當地的美食,樓自然不用問,是他自己名下的產業。

一入樓中,生意竟然差的不行,只有幾桌在食火鍋,沒福建、江西、廣西火爆,朱慈炲有些奇怪,他可是特意讓大明美食樓開辦辣椒火鍋的啊。

招來掌櫃,朱慈炲道:“掌櫃,來份天香番椒一品鍋,幾桌來著,就八桌吧”。

“好嘞,客觀你稍等”。

朱慈炲道:“你這店開在大明一條街,也算王產,怎麽生意如此之差”。

掌櫃的道:“看來,客觀懂王政之事,不瞞客觀,其實是當今王上選錯了口味,才導致生意差”。

朱慈炲說,我會選錯,我特意讓人收了辣椒並將火鍋辣椒在四川主打大明美食樓,怎麽會差。

道:“難道當今益王親自布屬的還會有錯”。

掌櫃想也不想,道:“錯了,大錯特錯,這位客觀有所不知,我四川人不食番椒火鍋(辣椒火鍋),而是喜吃甜品,當今王上想法雖好,可我四川百姓,並不習慣王上所設的美食樓番椒火鍋”。

朱慈炲一楞,我到四川想吃辣味火鍋,結果你告訴我四川人不吃辣,還是吃甜的,朱慈炲完全被打敗了。

這一想,也就了然了。

15世紀末,哥倫布在航行美洲時把辣椒帶回歐洲,辛辣作物很快受到歡迎,後歐洲傳到其他地方,大明時期辣椒傳入大明,與番薯(甘薯)傳入的年代差不多,計為從東南亞帶回國。

最早記載於高濂的《遵生八箋》(1591年)一書,書中稱之為“番椒”,名稱產生,辣椒從海外傳來,與胡椒一樣辣味而適作調料,因此被叫做“番椒”,辣椒是一種很好祛寒開胃調味料,一入大明受到百姓的歡迎。

但這個時代,四川百姓還不適應辣椒,吃的跟福建等地一樣,以甜為食,吃甜不吃辣是大明四川百姓的選擇,造成了大明美食樓在四川分鋪經營不善,常年吃甜的人,你要他一下吃辣誰願意。

本以為這裏生意很好,沒成想這家酒樓生意竟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,朱慈炲暗想,失策失策啊。

在江西福建廣東都開始有人種辣吃辣時,四川百姓竟還比他們還能吃甜,朱慈炲無怪不失敗。

一會後,朱慈炲、鄭成功這桌上,火鍋料理上菜,火鍋幾千年,奈何四川百姓瞧不上辣鍋,他也沒辦法,到是有幾桌點了不辣的火鍋,這些朱慈炲看在眼裏。

鄭成功道:“賢弟也有出錯時”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